国家专项抽查发布禽肉制品、消毒用品红黑榜(2006-01-15)

  针对近期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禽肉制品、消毒液(次氯酸钠、过氧乙酸)以及消毒用品(漂白粉、烧碱、高锰酸钾)等产品做的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根据结果得出,消毒液、消毒用品的产品质量较好,而禽肉制品存在一定的质量上的问题。本次抽查未发现用疫区禽类产品生产加工的肉制品,未检出禽流感病毒。

  本次专项抽查中,共抽查了657家企业的749种产品,合格591种,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8.9%。其中鸡、鸭、鹅熟禽肉制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4.9%、消毒液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6.1%、消毒用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5.4%。

   1.禽肉制品抽查中发现有74种产品标签不合格,主要体现为部分产品没有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有些产品没有注明产品执行标准号,还有产品没有注明保质期等;46种禽肉制品菌落总数或者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有12种禽肉制品出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同时超标,少数产品甚至超过规定要求的100倍以上,部分禽肉制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根本原因是一些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或不按规程做相关操作,产品受到污染;29种产品超量使用添加剂,主要是企业对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内容不熟悉,过量添加造成的。

   2.消毒液抽查有6种产品因为游离碱含量或者是有效氯含量不足而不合格;5种产品的标签不合格,主要体现为外包装标识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实际含量相差较大。

  3.消毒用品主体问题是产品的氢氧化钠含量、有效氯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5种不合格产品中,有4种产品的氢氧化钠含量与标准的要求只相差百分之零点几,有1种产品的有效氯含量与标准相差6.8%。

  禽肉类食品主要是以鲜、冻禽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经选料、修整、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包装等工艺制成的食品,禽肉类食品按加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腌腊肉制品是将禽类生制品用盐和硝经过一段时间的腌渍和修整而制成的一种腌制品,如板鸭、咸鸭等。该类产品属于生制品,需进一步熟制后才能食用。

   酱卤肉制品是将禽类生制品和各种配料一同放在锅内烧煮而制成的熟肉制品,其中有酱烧、酱汁、卤等工艺,如酱鸭、盐水鸭等。

   熏烧烤肉制品是将禽类生制品经过加工整理,加入各种配料后用烤炉制成的,成品外焦里嫩,别具风味,如广东的烤鸭、烤鸡翅等。

   熏煮肠类制品将禽类生制品腌制后绞碎,加入各种调料和淀粉混拌,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中,经过烘烤、煮制、烟熏、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熟肉制品。一般需低温保存,如烤鸡肠等。

   ●购买熟制禽类制品时,可采用看、嗅、摸的方法来鉴别其新鲜程度。对于挂糊的熟肉制品尤其要小心,在购买时应掰开表面糊,观察内部炸肉,若色泽不正、发黏、有臭味,则属变质肉制品。

   ●购买生制禽类制品时,应选择色泽鲜明,精肉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指压后无明显凹痕,无明显酸败味或其他异味的产品。

   ●看产品包装上“QS”标志及生产日期,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尽可能近期生产的产品。生产时间长的产品,虽然是在保质期内,但香味、口感也会稍逊。

   选择表面干爽的产品,表面潮湿的肉制品容易有细菌繁殖。

  不要在小贩处购买不明来历的散装肉制品,这一些产品容易受到污染,质量无保证。

   ●规范的公司制作的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

   ●腌腊禽类制品常温保存即可,为防止禽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熟制,开封后尽快食用完。

   ●真空包装熟禽肉制品以及罐头类熟禽肉制品由于经高温灭菌处理,已达到无菌要求,只需常温保存即可,没有必要冷藏。

   ●非真空包装酱卤肉类、熏烧烤类以及熏煮肠类禽肉制品由于含水率高,应全过程冷藏,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肉制品不变质,最好是何时吃何时买。如想较久保存,也可冷冻,但口感会有所逊色。


上一篇: 谁才是中式烹饪的料理神器? —20款智能料理机比较试验分析报告

下一篇: 2023年铣刨机十大品牌